陕縲集团对职称评定有什么办新政策

各县市区人社局(职改办),市直有关部门、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为做好年度全市职称评审工作,根据《关于做好2015年度湖北省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鄂职改办[2015]122号)文件和省职称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宜昌工作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今年职称改革重点

(一)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2014年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与小学、幼教职称系列合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陕西新闻职称申报;设置正高至员级五个等级: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逐步推进2013年新修订申报条件的实施,完善评价标准和评审程序,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正高级教师的评审工作将按省职改办统一安排执行。

(二)按省职改办部署,做好宜昌卫生专业技术系列职称分型评审改革试点工作。评审类型分为临床为主型、临床科研并重型。发挥职称评价的导向作用,注重能力,以用为本,突出贡献,引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奉献一线,不断提高医疗、医技水平。做好政策宣传解释,确保申报评审工作有序平稳进行。

(三)扎实开展“宜昌市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直通车’服务专项行动”。为更好服务全市民营企业发展,满足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需求,让更多企业及人员有机会参与职称申报,促进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成长。专项评审工作时间安排在4月至11月进行,采取分专业集中和上门服务相结合的评审方式。评审工作以专业知识培训考核、专业能力面试答辩和申报材料综合评价三个环节相结合的 *** 进行。重点是考核评价专业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在本专业岗位上的业绩及对本企业的贡献。各县市区人社职改部门、各相关企业要切实做好活动发动、政策宣传、需求调研和上报、组织评审等各项工作,将工作责任落到实处,确保活动有效开展。

(四)启动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农民技术职称是农民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的标志。组织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管理工作,是党和国家为充分调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促进农村人才成长所开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人才评价工作,也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省职称工作会议精神,职业农民申报职称,是我省拓展评价领域,畅通各种所有制人员参评职称的渠道一次政策创新。降低职业农民职称申报门槛,取消外语、计算机和论文著作要求,体现出政策倾斜。但评审工作要坚持标准条件,突出能力业绩,对能力业绩的考核相对现行政策不降低标准,评审按全省现行农业工程(农艺)系列各专业标准执行。

今年9月前,组建完成宜昌市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中级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率先在茶叶、柑橘这两个我市农业优势产业中启动。请各县市区职改和相关部门做好专家推荐、参评人员摸底和政策宣传等工作,确保农民职称评审顺利启动。

二、评审范围、对象和申报条件

下列具备相应申报资格条件的人员:

(一)我市企事业单位、非国有单位2015年度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中,从事会计、审计、统计、档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通过评审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只作为本人专业技术水平、业务能力标志,不与工资幅利社保等待遇挂钩。

2015年4月前,省职改办新修订公布试行了41个专业系列的申报评审条件(见宜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职称评审—申报条件专栏中)。各单位可根据新的申报评审条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推荐标准。

三、申报职数控制和水平能力测试工作

(一)今年全市事业单位仍实行申报总量控制。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申报高、中级职数按宜市职改办函[2015]25号通知要求执行。全市申报高、中级控制总数在2014年控制数基础上保持总体平衡。

县市区职数分配要向乡镇基层倾斜,原则上保证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高级申报职数。教育行政部门分配申报职数向特殊教育单位适度倾斜。

(二)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继续按鄂职改办[2008]29号文件通知要求执行。各专业高中初级职称的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由相应评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申报水平能力测试人员,要填写“报名表”,经县市区或市级职改办审查后报名参加测试。其中,申报农业技术、工程技术、新闻、档案、图文群艺博专业系列的中、初级职称评审人员,在提交评审材料时交报名表,参加市级组织的水平能力测试。

按鄂职改办[2013]24号文件通知要求,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的水平能力测试,今年继续实行全省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的“笔试”。其中,乡镇所属中小学校教师高、中、初级水平能力测试,由本校自行组织,方式不限,合格即可进行推荐,推荐结果当年有效。城区(含县市区城区)中小学教师申报中、初级评审人员水平能力测试,由市教育中评委办制定方案,统一标准、统一方式分校实施。卫生技术人员申报副高职称的水平能力测试,采取“人机对话”形式组织进行。高校、中专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人员,以评教评学结果作为水平能力测试的依据。其中,近两学年中评教评学排名在后10%的,不得申报评审,高校不同申报类型教师均按此执行。各高校、中专学校要据此原则制定本校高、中级具体推荐方案,并报市职改办批准后实施。对未报评教评学结果推荐方案或未经批准的单位,不予以承认结果。

2013年及其以后取得的专业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今年评审有效。水平能力测试成绩合格的,可申报高级职务评审。

四、年度评审工作要求

(一)评审工作组织程序。各中级评委会在本年度内完成评审。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心受理材料并进行初审,市职改办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主持年度评审工作。同时,市职改办做好中小学教师、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委会办公室的组织管理工作。

县市区职改办、市直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心,对申报高级职称人员,须统一使用省职改办规定的2015年版“职称信息管理系统”(省人社厅“职称评定”专栏下载中心下载)进行申报资料录入、汇总等。

(二)中级评委库建设。根据鄂职改办[2011]9号文件通知要求,我市清理和重新备案了中级评委会。今年市职改办将对新批准设置的中级评委会,开展评委人选推荐工作,建立新的专家评委库,并报送省职改办备案。今年中级职务评委会,凡连续担任评委三年的,原则上不入选年度评委会;一个评委原则上只能入选一个综合性年度评委会;年度评委会更新比例达到1/3以上。

(三)有关评审政策。坚持诚信承诺和公示制度。每位申报人员须签署《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诚信承诺书》(见附件2),承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证明材料真实准确。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材料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申报人员《一览表》必须在单位公开展示一周以上,并出具公示证明(见附件3)。

事业单位新安置在专业技术岗位的 *** 干部和党政群机关调入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年内可比照同资历人员相应条件直接申报副高级及以下职称。

围绕省、市 *** 确定“直通车服务企业”、县域骨干企业和相当规模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评价需要,做好2015年度民营企业“直通车”服务专项职称评审工作,对其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骨干和引进急需人才,开展职称评审服务。

五、申报途径和申报材料规范

(一)申报途径

1、国有企事业单位有人事关系的人员,须通过本单位人事机构推荐申报;通过其陕西新闻职称申报他途径申报的,视为违规参评。

2、非公有制单位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或社会流动人员,须由用人单位推荐,经有人事档案管理资质的人事 *** 机构或当地工商联组织申报,提交本人近一年在本地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民办学校等人事 *** 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可由用人单位申报,须经有人事档案管理资质的人事 *** 机构审核。

3、中央在宜单位人员,应经有委托资质的主管部门向省、市职改办出具委托评审函。委托评审高级职称的,经省职改办同意后向相关评委会发出接受函,再报送评审材料;委托评审中初职称的,经市职改办批准后,参加本地职称评审。

(二)报送各专业高评会办公室的材料(中初级参照执行)

A、统一要求报送的材料

依照省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装订目录(范本)”(见附件4),报送证明材料和业绩材料分别进行装订和装袋。主要包括:

1、经单位核实、使用2015年版《湖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录入、打印的《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花名册》一式2份及电子文本。

2、纳入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须持有省职改办统一下发的“评审单”;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须提供市职改办下达的“申报控制数通知”。

3、个人和用人单位分别签字、盖章的《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诚信承诺书》和公示证明一式两份,一份进评审材料,一份由用人单位留存。没有提交承诺书和公示证明的不受理申报材料。

4、《湖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两份(在宜评审的高中初级一份),《评审表》第1页“相片”栏内粘贴本人近期免冠1寸照片,详细填写表格内容,不可复印。

5、经单位核实、使用2015年版《湖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录入、打印的《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评审一览表》(份数按各评委会办公室通知要求)及电子文本。

6、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各一份,原件由市职改办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审核人签字。

7、外语、计算机、水平测试考试合格证、成绩通知书复印件,原件由市职改办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审核人签字。免试审批表须提供原件。

8、2013、2014年《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登记表》各一份,提供《年度考核表》复印件的需经单位人事部门签字盖章。非国有单位未进行年度考核的,由所在单位提供书面说明。

9、任现职以来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主要业绩材料原件、复印件各1份。

10、任现职以来正式发表、出版的代表性论文、著作原件和检索页,以及其它代表申报人学术、技术水平的材料原件等。

11、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份。

B、下列有关人员另须提交的材料:

1、从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提交证明其原公务员身份和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任职通知复印件,单位加盖公章、证明人签字。

2、非公有制单位的人员,提交本人在本地连续一年缴纳社保的证明,及确认本人为该单位员工的有效证明原件。

3、从国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交用人单位引进、调入文件复印件,单位加盖公章、证明人签字。

4、申报高校教师、中学教师高级职务的人员提交近一学期教案,申报高级实验师的人员提交两份实验教案(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申报建设工程专业人员材料中所填建设、设计项目,须提交当地建筑质量监督机构或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C、对申报材料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按其申报通知的要求进行申报。

申报人业绩材料经公示后须加盖单位公章(证书、证件等在复印件上加章)。

(三)申报高、中级任职资格时,如有破格、转评、外语计算机免试、委托评审等情况的,按照《进一步明确我省有关职称政策的通知》(鄂职改办〔2011〕12号)规定程序执行。

六、其他具体要求

(一)省职改办已将本年度各专业高级水平测试、受理材料时间、评审时间统一安排予以公布(见附件1)。如所述安排有变动,以相关评委会办公室新的通知安排为准。县市区职改办、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人事 *** 机构要在全市统一规定时间内报送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二)非公有制企业职称评审工作,继续按照宜市职改办[2012]56号、宜市职改办[2011]8号文件精神执行。

(三)按今年省职改办有关我市中小学教师、卫生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安排,中小学教师系列(含高校、中专中级)的材料申报受理工作,市教师局要于5月30日前制定方案并报省、市职改办审核批准后实施;卫生技术副高级申报材料工作,市职改办制定方案,省职改办批准后实施。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心于9月25日前,完成卫生技术副高级申报材料的受理工作。

(四)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报送的年度事业单位申报高、中级控制数报告,市职改办在审核测算基础上,于5月30日前下达各地各单位申报控制数。

(五)9月1日至9月25日,受理宜昌高中初级申报评审材料(教师系列除外)。省各专业高委会另有受理材料时间安排的,从其规定。

(六)申报人员参评业绩材料(包括论文、著作、成果、奖励等)的计算截止时间为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心受理材料的时间。

(七)各地、各单位要在职称申报、推荐、公示、审核等环节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学历证书、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外语、计算机、水平测试考试合格证和成绩通知书由市职改办审核,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负责”的责任制。

附件:

1、2015年度各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水平

测试、受理材料及评审时间安排表;

2、个人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诚信承诺书;

3、单位公示证明;

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装订目录(范本)。

[陕西省]陕西新闻职称申报,陕西职称申报网站

汉中市教育局关于2o15年教师职称晋级通知

目前只出了关于2014年陕西新闻职称申报陕西新闻职称申报,可以作为参考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杨凌示范区人事劳动局、教育局,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级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各高等学校:

按照全省2014年职称改革工作部署,现将本年度高等学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省直部门所属中小学(含幼儿园及特殊教育机构)教师、教育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做好评议推荐工作。

一、申报人员范围及基本要求

(一)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具备相应系列职称晋升条件(其中任现职年限计算至2014年12月31日,各类业绩成果及对应支撑材料为任现职以来至2014年10月31日间取得),在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范围内陕西新闻职称申报的在岗在职人员,可按程序申请晋升或转评。

(二)取得符合规定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和在有效期内的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有效期自证书签发之月计算至满年满月止);符合免试条件人员,须提交相应的免试审批表和免试条件证明。

(三)完成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并提交相关材料。

二、各系列职称评审条件、论文论著成果数量核算 *** 、核心期刊或中小学学术报刊范围、科研项目成果定义及材料、民办高等学校及“独立学院”教师职称晋升要求、评审学科设置、单位推荐评审过程中的公示及答辩工作要求、评审收费标准、单位岗位设置情况或委托评审函要求、申报人报批表及数据、自主审定职称结果备案、《评审表》适用范围及 *** 要求等继续执行《关于2013年度教师、工程及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陕职改办字〔2013〕129号)相应规定。

三、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合并重组为高等学校后,其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继续任教的原专任教师,可申请同级转换为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称;原任高级讲师人员转换为副教授后,要实际任职至少满3年,并同时具备规定的其陕西新闻职称申报他条件方可申请晋升教授职务。

四、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专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申请晋升思政类学科教师职称的,实行单独划块评审:其完成学生工作主管部门正式立项的理论研究任务、获得的本岗位相关荣誉奖励视同专任教师同级次业绩成果;教学工作量核算由各院校根据学生工作主管部门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自主实施。

五、除具有相关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可自主审定其本校教师职称外,全省高等学校教师的中、高级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晋升统一由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设在省教育厅)负责评审,其余未经授权评审的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称不予认可。

六、评审材料由各单位职称工作部门负责统一报送(未注明数量要求的只需报送1份即可),包括:

(一)单位推荐材料。

1.2014年评审推荐工作报告文件。

2.《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情况表》或委托评审函。

3.《自有职称评审权通过结果备案名册》。

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报批表》一式三份及对应的电子数据库文件。

5. 申报人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免试申请表和相关支撑材料。

(二)申报人个人材料。

包括按照《评审材料电子化规范要求》 *** 的pdf格式参评材料文档和资质类文件纸质复印件(与个人电子化资质类文件材料一一对应,并经单位盖鲜章审核确认);除将规定份数的评审表使用燕尾夹独立装夹外,还应将资质类文件纸质复印件装订后放入1个档案袋(档案袋封面及其两侧、底部粘贴申报人个人信息条)。

申报人须将各大类业绩成果内容按体现本人水平的重要程度从前到后分别进行排序;专著须提交之一次印刷本。

对于申报人是否具有相应成果的合法知识产权、期刊是否正刊及其收录检索状态、论著是否合法出版物等的认证工作,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查确认,并将相关检索检测证明材料由单位签署审核意见盖鲜章后纳入电子化材料随同提交:

1.期刊检测材料为中国知网()数据库同期次正刊检索比对页面打印件或由期刊主办单位出具并经其属地新闻出版管理机关核实的论文发表书面证明。

2.论著检测材料为国家新闻出版机关图书CIP数据核字号查询数据库检索页面打印件,图书版次年份数据与CIP年份数据应一致;如申报人非论著之一主编(作)者的,还须同时提供经核实后的该著作之一主编(作)者签署的撰写任务书面证明(注明之一主编(作)者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

3.期刊被检索、收录的证明文件由教育部批准的科技查新工作站出具并注明其查询经办人和审核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

七、申报人各项评审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电子化材料及纸质复印件与其原件材料的一致性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查确认,出现审查失误或弄虚作假的,将取消该单位以后的职称评审权和评议推荐权。

八、各单位在评审推荐过程中,凡遇有特殊问题需要研究处理的,要采用“一事一文”的形式,于10月 31日前正式报告省教育厅职改办,其他形式不予受理。

我想投稿,参加职称评定,不知向那个杂志社投?各位有谁知道?(学校教育方面的)

全国各地教育类报刊(教师)投稿地址一览表

(03年12月整理,有些可能变动,欢迎根贴指出)

刊 名//地 址//电 话//电 子 信 箱

《小学教学设计》 山西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0351-3047062 sxjbkzbs@public.by.sx.cn

《教师博览》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330046)

0791-8518974 j *** lbjb@sohu.com

《教学月刊》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310012)

0571-88213041 xiaoxueban@jxyk.com

《北京教育》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l00088)

010-82090834 bj**bjb@public.bta.net.cn

《小学青年老师》 河南省郑州市顺河路11号(450004)

0371-6324611 teacher@shuren100.cn

《福建教育》 福州市鼓屏路162号(350001) 7872085

《湖南教育》 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1号(410008) (0731)4323907

《云南教育》 昆明市学府路61号(650223) (0871)5123741

《贵州教育》 贵州市浣纱路66号(550003) (0851)5950710

《上海教育》 上海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021)62525555 sh-education@sin ***

《青海教育》 西宁市五四西路35号(810008) (0971)6310550

《内蒙古教育》 (0471)4303350 nmg**@263.net

《河北教育》 石家庄市石岗大街18号 (050061) hbeducation@163.net

《特区教育》 深圳市人民北路深中街16号(518001) (0755)3279526

《天津教育》 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

(022)27618439 tj**@tiemh.com.cn

《陕西教育》 西安市药王湖119号(710003) (029)7316448-8514

《山西教育》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030009)

(0351)3084241 sxjj@chinajournal.net.cn

《黑龙江教育》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5号(150080)

(0451)6664116 hljems@mail.hl.cn

《安徽教育》 合肥市屯溪市435号省人大8楼

(0551)3669118 anhi@chinajournal.net.cn

《江西教育》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330046) 85186931 jx**bjb@163.net

《辽宁教育》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29号(110031)

(024)86853324 in**bjh@online.ln.cn

《宁夏教育》 银川市新华东街19号(750004)

(0951)6024676 NXJY@263.net

《山东教育》 济南市南圩门外街8号(250001) (0531)2618346

《 *** 教育》 *** 市江苏路29号(85000) (0891)6324985

《新疆教育》 乌鲁木齐胜利路169号(830001) (0991)2852134

《中国电化教育》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312信箱(100031) 66419047 cet@hedu.net

《教育研究》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100031) 620118 **yjzz@263.net

《中国远程教育》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100031) 66413389 zss@crtvu.edu.cn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新外大街19号北师大英东楼100875 62208310

《教育展望》 北京西城太平桥大街四号l00810 66l22619

《中国教育学刊》 北京西单大 *** 胡同35号l00816 66097082

《教育艺术》 北京第804信箱100037 68902477

《中国校外教育》 北京西城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100035 66l60150

《学科核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l00875 62207968

《继续教育》 北京6304信箱编辑部102206 66366875

《上海教育报》 上海市长宁路491/36号200050 62527164

《外国教育资料》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2 62549677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桂林路l00号200234

64700700-2318 wgzhx@shtu.edu.cn

《开放教育杂志》 上海阜新路25号 200092 65020900-172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荣陵北路21号200032 021-56534931

《教育科学》 大连沙河口区黄河路851号116029

《外国教育研究》 长春市人民大街138号东北师大院内130024

0431-5681927 wg**yj@chin ***

《现代远距离教育》 哈尔滨市和兴路92号 150080 0451-6301414

《教学与研究》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62521680 jiaoyuyan@263.net

《教师博览》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 (0791)8518974 j *** lbjb@sohu.com

《教育信息报》 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编辑部 袁军 310012

0571-8802555-3401 **xxb@sohu.com

《教育研究》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62011873 **yjzz@263.net

《教育探索》 哈尔滨南岗区中兴街19号 150080

0451-6305279 explore@mail.hrb.hl.cninfo.net

《教育理论与与实践》 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九号 30009 027-87683284

《素质教育博览》 福州市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中心大厦350001

0591-3631544 sz**bl@pubb.fz.fj.cn

《教育评论》 福州市梦山巷27号 350001 0591-3781440

《湖北教育》 武汉市武昌桂园路4号 430070 027-87875361 hb**.21001@163.net

《教育研究与实验》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华中师大内 430070 027-87673284

《小学教学参考》 南宁建政路广西教育学院 530023 0771-5620819

《甘肃教育》 兰州滨河东路甘肃教育大厦 730000 0931-8883786

《电化教育研究》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内 730070

0931-7971823 aver@nwnu.edu.cn

《基础教育研究》 南宁市建政路37号 530023 0771-5620819

《中国教育报》 北京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

01062243770 edudaily@public2.bta.net.cn

《教育时报》 郑州市顺河路11号 450004 0371-6322295

《教育导报》 四川成都市陕西街26号 610012 028-6112838

报刊名称 编辑部地址 邮编 电子信箱

作文周刊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鼓楼东路26号 041000 ZWZKS@public.lf.sx.cn

中国儿童画报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楼 100028

少年日报 长海长宁路491弄36号 200050

中国少年报 北京左家庄北里5号楼 100028

少年儿童故事报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路9号 310006 cstory@mail.hz.zj.cn

农村孩子报 安徽省宿州市东仙桥街南区五楼 234000 nchzb@mail.ahbbptt.net.cn

小学生阅读报 长春市人民大街173—1号 130022 ccxxsydb@mail.js.cn

少年之友报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 232001 snzyb@sohu.com

语文辅导报 辽宁省铁岭市邮政局第58号信箱 112000

少年先锋报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76号 400020 EMAIL—WLL@163.com EMAIL—AB@163.com

少年科普报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新华大街18号 113006 snkpb@263.net snkpb@hotmail.com

作文评点报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师院路8号(甲) 13600 editor@zwpdb.com

少年智力开发报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822号 050081

关心下一代周报 江苏省南京市梅园新村大悲巷12号 210018 yeweekly@jlonline.com

江海晚报“南通教育”南通市人民中路161号 226001

小龙人报 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109号 750004 xlrb@nxdaily.com.cn

语文报 山西太原市广场收投局12022信箱 030012 dyb@ywtd.com.cn(低幼版) g *** @ywtd.com.cn(故事版)

语文报(小学版)山西太原市双塔寺街124号1107室 030012 ywbs@public.ty.sx.cn

小学生学习报 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 450004 作文编辑室:xb4@shuren100.com

小学生拼音报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中街29号 100061 bianjibu@xxspyb.com

小学生世界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310012 xxssjb@xxssj.com

少年文学 武汉市长江日报路特1号 430015

学习 *** 报 山西省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030031

读写知识 北京市西城区东新开胡同67号 100035

百家作文指导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中央大街 163712 bjzw999@163.com

福建教育〔分为《福建教育》(小学教育)、《福建教育》(中等教育)〕迁址至:福州市鼓屏路162号福建教育杂志社,350003。社内另有《福建幼儿教育》以及学生刊物:《读写天地》(小学生)、《读写天地》(中学生)、《小学生周报》(中低版)、《小学生周报》(中高版)。网站:

职称英语取消了吗

虽然都在说2017年职称英语取消了陕西新闻职称申报,但是并不是完全取消,只是放宽了政策,不在统一要求而已,具体规定还是要看各省怎么说的。

   陕西 《陕西正研究取消职称英语考试》,一看新闻标题,陕西群众可能心里一喜,也确实, 截至目前,陕西已落实国家清理取消的各类职业资格260项,职称古汉语、职称外语小语种和医古文考试7项职业资格都被取消;但文中表示对职称外语考试依然继续,不作统一要求并非取消了这项考试,只是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譬如对中小学教师、全科医生,要建立适合陕西新闻职称申报他们职业特点的评价制度。

四川 新闻网发布的《职称外语开考 四川万人缺席》,应考人数近七万,缺考率达16.6%。缺考率之高前所未有。大家都以为《意见》发布表示评职称都不再要求外语和计算机了?错!四川省人社厅就此回应,不作统一要求,不代表都不做要求,而是要根据区域、层级、行业等情况进行区别对待。注意,区别对待。

河南 也发表《职称外语考试不搞“一刀切”》相关新闻,对此,河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新闻职称申报我省已有13类人员可以免考相应职称外语,下一步,还将根据国家有关精神调整职称外语政策。噢哦,具备免考资格的可以乐一乐,不具备资格的,还是暂且老实备考吧。

再看 安徽 《3大类专业人员职称评定不需和职称英语挂钩》文中提到,安徽省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很多人评职称不需要和职称外语挂钩了。但由于一些职业对外语水平有所要求,短期内不会全部取消。

内蒙古 《多类人员申报高级职称可不考职称英语》文中也表示对在旗县区、乡镇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型专业技术人员,其论文、科研,只作为职称评审的参考条件,不做硬性规定。从规定中看,对部分评职人员降低了要求。

重庆市 发布《重庆调整职称英语考试范围》中,对于《意见》改革,没有直接降低考试要求,只是针对免试范围进一步扩大化,算是另一种下放政策。

唯一值得庆贺的`赢家目前看只有 温州 一家,3月份温州商报发布《温州市内评职称不用考职称英语》明确规定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再作为职称申报必备条件。文中明确规定从2016年起,评中、高级职称系列,职称外语不再作为申报的必备条件,只作为晋升的参考要素。温州的群众就尽情的笑吧——

中级职称申报条件

一、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中国核心期刊论文网 杂志社的故事qq:1002543424

申报者必须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职业道德,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相关社会事业。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身体健康,在与所申报职称相应的岗位正常工作,具备一定的学历和资历,任期中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等次。

1、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人员按下列条件申报:

⑴一般系列:本科毕业满5年,或大专毕业满7年,助理级职龄满4年(67年后出生的中学教师必须达本科学历)。

⑵新闻专业、高校、中专校教师:本科毕业满5年,助理级职龄满4年。

⑶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师毕业满9年,助理级职龄满5年(67年后出生的小学教师必须达大专学历)。

上述人员应同时符合有关系列规定的其他必要条件,方可申报正常晋升。

2、具备规定学历、不具备规定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按破格申报掌握,且只能提前1—2年申报。

  3、具备规定资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按下列二类要求申报:

之一类(可按正常晋升申报):

⑴一般系列:79年前参加工作,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5年,或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20年,助理级职龄满6年,并已取得专科以上文凭。

⑵新闻专业、高校、中专校教师:大专毕业满7年,且已取得本科文凭,助理级职龄满6年。

⑶小学、幼儿园教师:高中毕业,教龄满20年,补学教师学和心理学合格,或取得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这类人员可视同正常晋升。

第二类(按破格条件申报):

⑴一般系列(含新闻、高校、中专校):79年前参加工作,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5年,或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20年,助理级职龄满6年。

⑵小学、幼儿园教师:高中毕业,教龄满20年,助理级职龄满6年。

凡破格申报者需符合有关系列文件中规定的破格条件。

4、 关于取得两个(含)以上不同层次学历的人员晋升的问题。 对先后取得两个(含)以上不同层次学历的人员,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时,其从事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年限的计算,可以其选定某一学历获得后,实际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的时间计算。如果担任某级职务的年限已超过规定的正常晋升年限1年以上, 后学历又是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规定学历(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且毕业已满3年,则不作“破格”晋升要求;毕业未满3年的,可作为已符合规定两类破格条件中的一条对待。

1980年(含)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申报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取得规定学历。

学历、资历(职龄)、毕业年限均计算至2001年底。

二、评审材料的组织

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三份。此表按“填表说明”填写。“群众意见(民意测验)”栏填写群众测评情况,旨在提高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是单位推荐的必经程序,应在听取拟晋升人员述职(即宣读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总结)后进行。参加民意测验的人数,15人以下单位不得少于总人数的80%,15人以上的单位不得少于15人。

2、其他申报材料按如下要求准备:

⑴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总结。一般分三部分:一是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情况,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二是任现职以来在报纸、刊物、研讨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论著、译著,或反映本人业务水平的专题报告(选题报告、图纸、鉴定证书)等具有代表性的本专业的作品的标题。要写清楚何年何月何刊发表, 合著的文章还要注明第几作者,承担何章何节;三是申报理由。

申报破格晋升的,还须填写《破格晋升人员任职条件审核表》,并对照有关系列文件要求,逐条写出破格理由(装订于申报材料的首页)。

⑵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无原始毕业证书的,一律提供本人原始档案复印件,并由经办人签名,再加盖档案管理部门的印章。

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复印件)。

⑷外语(古汉语)合格(参评)证书(原件)。有外语(古汉语)要求的系列(含63年以后出生的中学教师),外语(古汉语)必须合格或已达参评分数。凡98年后(含98年)取得合格(参评)证书的今年均有效。

根据苏人通[2002]69号文件精神,从今年起凡在乡镇单位(不含东台镇和省、市重点中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外语不作要求,但申报人员须到市职称办办理职称外语免试证明。

⑸江苏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原件)。今年凡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必须提供省或盐城市职称办颁发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参评)证书。没有取得合格(参评)证书的人员一律不能申报。

⑹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材料。企业晋升人员必须提供2001年度《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一份,事业单位晋升人员必须提供任期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表》(原件或经有权部门验证的复印件),正常晋升人员任期内每一年度考核结果应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破格晋升人员在任期内至少有一次考核为优秀。从今年起,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材料均要附《东台市专业技术人员考绩档案》。

⑺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应如实登记在省人事厅新印制的《继续教育证书》上,并严格实行登记、签证、验证制度。未经继续教育承办单位登记、所在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签证、市人事(职称)部门验证的《继续教育证书》无效。

⑻有关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复印件)。即县级(含县级)以上荣誉称号、论文证书、技术工作奖励证书等。

⑼论文、论著、译著等代表作品3篇。申报人提交的任现职以来的论文、论著、 译著等作品,属正式发表的要附杂志或期刊的封面、目录及作品正文原件或复印件;属研讨交流的必须有主办单位的证明;属专题报告(选题报告、图纸、鉴定证书)及未发表的论文要有单位和主管部门的证明。凡申报破格晋升的,其送审论文必须系正规杂志发表,增刊论文无效。

上述9项材料,需按顺序编号,填写目录,装订成册。

三、申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申报范围、对象。申报对象必须是本市企事业单位中2001年底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含民办教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市人才交流中心人事 *** 的专业技术人员)。

2、原始材料的复印验证。评审材料中凡明确提供复印件的,申报人员必须事先持复印件和相应原件到市职称办验证;未经市职称办验印的复印件无效。

3、申报材料装订及材料袋封面要求。申报材料每人一袋。封面上的单位、姓名、申报职务、送审系列、专业(学科)类别、主管单位等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地区及编号由市职称办统一填写,放入材料袋的材料份数必须在目录的备注栏中注明。专业(学科)类别系指同一系列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如工程系列分为:机械、电子、化工、轻工、建材、交通、水利、纺工、建设、其它;教育系列按不同学科分类;等等。

4、报送材料的时间要求。今年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须由单位统一推荐报送,材料报送前各单位应就申报者的学历、资历、奖惩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张榜公示,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三年内不得申报。个人委托市人才交流中心人事 *** 的,由人才交流中心统一报送。报送材料的截止时间为7月24日, 请按时报送,否则,将无法参加今年的职称评审。

陕西省医学副高职称专业转换审批条件

(一)参评人员范围:

参评人员范围为陕西省行政区域内在职在岗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含非公有制单位),今年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不列入评审范围。职称评审应以岗位设置为前提条件,各单位必须在设岗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设置,出现岗位空缺方可申报职称晋升。具有本专业博士学位人员,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岗位限制申报职称资格。申报单位须填写《陕西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岗位设置情况统计表》(附件1)

按照陕西省人民 *** 《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4〕17号)要求,县及县以下(含市辖区和县级市)医疗卫生单位对符合职称晋升条件的医务人员不再受编制岗位数量限制,实行评聘分开。

(二)思想政治条件:

申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申报正高级资格,近5年内年度考核优秀不得少于1次。申报副高资格,任现职期间综合考核需为优秀。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申报:

1、年度考核不合格(不称职)或受到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一年申报;

2、医疗事故责任者,延迟三年申报;

3、医疗差错者,延迟一年申报;

4、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

5、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病历、剽窃他人成果者,一经查实,延迟三年申报。

(三)学历资历条件:

1、晋升正高级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高级资格,并聘任现职满5年。

2、晋升副高级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②统招博士学位,取得中级资格,并聘任现职满2年;在职博士学位,取得中级资格,并聘任现职满4年。

③统招硕士学位,取得中级资格,并聘任现职满4年;在职硕士学位,取得中级资格,并聘任现职满5年。

(以下4-7条,须具有中级资格,并聘任现职满5年);

④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⑤取得国家认可的后取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满15年;

⑥大专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含20年),后取大专学历并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5年以上(含25年);

⑦中专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5年以上(含25年),本条仅适用于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单位人员,不含市辖区域内单位人员。

(四)科研能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