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雁塔区哪些金虎便利有拉卡啦
测绘西路24号金虎测绘路店、朱雀路99号金虎朱雀店、吉祥路66号金虎吉祥路店
沙井村388号金虎沙井村店、西八里村28号金虎八里村店、雁塔西路248号金虎雁塔路店、
杨家村121号金虎杨家村店、永松路14号金虎永松路店、
求2009西安交大自主招生名单
董悦 西安市铁一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周家驹 北京市育英中学 北京 西安交通大学
郭晓鹏 河北省保定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陈梦醒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刘梦露 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谢瑶 河北省沧州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徐慧璇 河北省沧州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刘竞泽 河北省沧州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杨松 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苏小刚 河北省邯郸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王晨辉 河北省邯郸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李庆 河北省邯郸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李永超 河北省邯郸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孟宪博 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张天翼 河北省秦皇岛市之一中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李旭东 河北省唐山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侯方 河北省张家口市之一中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张存凯 河北省张家口市之一中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王伟 河北省张家口市之一中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陆宇 河北省张家口市之一中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董静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李东阳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王欣伟 河北省涿鹿县北晨学校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霍枭琳 河北正定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郝梦茜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董金虎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吴会寅 石家庄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夏彬 石家庄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王兆丰 石家庄市之一中学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刘晓茜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孟一帆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河北 西安交通大学
闫丽晶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葛怡玮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杨晓宇 山西省大同市之一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韩雁超 山西省大同市之一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延禹 山西省实验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马强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李剑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元佳敏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刘慧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宫帅 山西省忻州市之一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梁丹曦 山西省忻州市之一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杜维嘉 山西省榆次之一中学校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张朋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赵博雄 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董江波 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阎鹏 太原市第五中学校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李敏 太原市第五中学校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李忠恺 辽宁省本溪市之一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张家瑞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王成江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戴冬雪 辽宁省昌图县之一高级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姜嘉媛 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郑少博 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于泽鲲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王宇潇 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冯思文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王笑竹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徐强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张子昂 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王小泽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郭瑞琪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裴笑营 辽宁省铁岭市高级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吴绍男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刘可佳 沈阳市第二中学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于海悦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吉林 西安交通大学
张哲男 吉林省实验中学 吉林 西安交通大学
杨薇 吉林省实验中学 吉林 西安交通大学
戚霁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 黑龙江 西安交通大学
孙炜 黑龙江省鸡西市之一中 黑龙江 西安交通大学
夏骥远 黑龙江省绥化市之一中 黑龙江 西安交通大学
李慧娴 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范枫 江苏省常熟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张进珂 江苏省常熟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唐祎炜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王宝黎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孙镜凯 江苏省常州市之一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陈绍琮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陆鑫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符旦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曹荣 江苏省东台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王亚洲 江苏省高邮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赵芮 江苏省海门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何旷 江苏省海门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李希金 江苏省海门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钱程亮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韩涛 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宗旭 江苏省江都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徐蒙兰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李然 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刘智 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殷黎玥 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钱晓燕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李依霏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郑珉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王健 江苏省昆山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杨博文 江苏省昆山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张文韬 江苏省昆山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邵骏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柳晓阳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叶嘉浩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李彧文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顾天铭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丁澄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徐骁栋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张然 江苏省沛县第二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陈帅宇 江苏省启东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冯豪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袁剑峰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周明樯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张家宬 江苏省清江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徐鸿鑫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沈钱锋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王思奇 江苏省苏州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顾运 江苏省苏州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蒋雨婷 江苏省苏州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徐方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杨雪娇 江苏省泰兴市之一高级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何晨翔 江苏省泰兴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张逸凡 江苏省泰兴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蔡焯 江苏省天一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张鑫鑫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马飞飞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曹思远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符晓怡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曹哲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刘添 江苏省徐州市之一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韩阳 江苏省扬州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娄雨悦 江苏省扬州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史煦 江苏省扬州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徐康宁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刘鹏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王洪恩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沈洪枫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李安石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沙漠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丁宇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季晓伟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周宸霏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黄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史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晏伟清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李建达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屠翔宇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余成诚 浙江省慈溪中学 浙江 西安交通大学
许腾飞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浙江 西安交通大学
魏皓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浙江 西安交通大学
陈骏 浙江省绍兴市之一中学 浙江 西安交通大学
陈潇潇 浙江省温州中学 浙江 西安交通大学
袁振超 浙江省诸暨中学 浙江 西安交通大学
诸葛天宏 安徽省滁州中学 安徽 西安交通大学
方舟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之一 安徽 西安交通大学
吴徐凡 安徽省来安中学 安徽 西安交通大学
彭越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 安徽 西安交通大学
代世豪 安徽省蒙城之一中学 安徽 西安交通大学
王岑 安徽省宿城之一中学 安徽 西安交通大学
陈喆歆 福建省福州之一中学 福建 西安交通大学
陈鸿滨 福建省同安之一中学 福建 西安交通大学
康樟平 江西省吉安市之一中学 江西 西安交通大学
刘雷鸣 江西省吉安市之一中学 江西 西安交通大学
胡沁宇 江西省新余市之一中学 江西 西安交通大学
陈思远 江西省余江县之一中学 江西 西安交通大学
龙兆文 南昌市第十中学 江西 西安交通大学
刘畅 南昌市第十中学 江西 西安交通大学
胡耀天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李明彦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田甜 山东省德州市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郝晓明 山东省德州市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贾雅洁 山东省东营市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张凤华 山东省东营市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鲁加凯 山东省东营市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刘文扬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之一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黄凯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之一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岳鹏程 山东省高密市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田冉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张敬强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宋有波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许杨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刘方舟 山东省聊城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陈超 山东省平度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穆阳 山东省平度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孙淑敏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冉思源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田垚暐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赵乃龙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薛冰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李成蹊 山东省日照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陈群 山东省日照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李轩 山东省实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王茂健 山东省实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黄骁 山东省泰安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刘强 山东省泰安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刘弘光 山东省泰安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石皓文 山东省潍坊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王威武 山东省枣庄市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王凯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赵宪泽 山东省章丘市第五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有晓宇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王斌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邢一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张振国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董梦舒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沈丹红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单超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王青于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孟磊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刘嘉畅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李源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边慧杰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传禹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李芳沛 河南省洛阳市之一高级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任志超 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郭欣 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冯天宇 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玉林 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赵唯时 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咪 河南省南阳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柳岸 河南省南阳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路明 河南省南阳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庚 河南省南阳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刘易 河南省南阳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段国栋 河南省南阳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圣明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窦镕飞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之一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刘向东 河南省杞县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辛皓明 河南省沁阳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魏星 河南省商丘市之一高级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蒋文 河南省实验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杨书豪 河南省西峡县之一高级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弛 河南省新安县之一高级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贾兵 河南省新安县之一高级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艳鹏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睿 河南省宜阳县之一高级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榜 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李特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魏子荐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邱肃肃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刘楠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魏东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马晓彬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李明炜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郭荣明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李沐峰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邢慧媛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李启帆 郑州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王碧阳 郑州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周畅 郑州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冯卓 郑州市之一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崔浩 郑州外国语学校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李然 郑州外国语学校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韩若愚 郑州中学 河南 西安交通大学
王曦 湖北省鄂州高级中学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李鸿雁 湖北省江汉油田广华中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吴曾阳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高级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朱泽翔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高级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孔越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高级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万智 湖北省仙桃中学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张人天 湖北省仙桃中学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刘明皓 湖北省宜昌市之一中学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屈俊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周航 湖北省钟祥市之一中学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邓衍澄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 湖南 西安交通大学
孙扬 湖南省长沙市之一中学 湖南 西安交通大学
张峰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 湖南 西安交通大学
尹明翔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 湖南 西安交通大学
蒋入桦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 湖南 西安交通大学
刘光吉 重庆市巴县中学校 重庆 西安交通大学
彭博 重庆市之一中学校 重庆 西安交通大学
虞文泽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邓秋霖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杨春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刘人玮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李泽尧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王越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刘晓凤 四川省彭州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张宇 四川省彭州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刘潘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李健 陕西省宝鸡石油机械厂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金登辉 陕西省咸阳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李津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邹雯轶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崔志超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刘朝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杨艺歆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袁伯阳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郭璨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窦青云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王超君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尹詹 西安高新之一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许可 西安高新之一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王嘉玮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时琛程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杨梦真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魏尧 西安市黄河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倪宇飞 西安市黄河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倪骏康 西安市黄河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齐鹏飞 西安市庆安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问瀚霖 西安市庆安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万俊南 西安市庆安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李斯盟 西安市庆安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马健 西安市庆安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乔扬 西安市铁一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刘全宇 西安市铁一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苏曦 西安市铁一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张博 西安市铁一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赵少斐 西安市铁一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卢岩涛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王小罡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仲夏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中学 甘肃 西安交通大学
辛晨 北京市第九中学 北京 西安交通大学
江芝峣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黑龙江 西安交通大学
章如阳 浙江省温岭中学 浙江 西安交通大学
陈聪聪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丁晓津 湖北省宜昌市之一中学 湖北 西安交通大学
裴昕奇 山西省临汾市第三中学 山西 西安交通大学
赵凤祥 辽宁省凌海市之一高级 辽宁 西安交通大学
龚晨 四川省绵阳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杨天琦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顾郁炜 江苏省启东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夏思绮 江苏省徐州市之一中学 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
吕锴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张正 山东省临沂之一中学 山东 西安交通大学
于斯哲 四川省科学城之一中学 四川 西安交通大学
帮帮忙(曹操简介).
曹操
姓名: 曹操
陵墓: 高陵
政权: 曹魏
在世: 155年-220年3月15日
生平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
曹操是曹嵩的长子,他“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善诗词,通古学。曹操也有过人的武艺。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未被时人所重,但素以知人名世的太尉桥玄一见曹操就大为惊奇,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随之,桥玄又让曹操去拜访汉末主持“月旦评”的名士许邵,许邵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由此,曹操渐知名于世。
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立即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长吏八名,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中平五年(188),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讨伐董卓。
献帝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州郡牧守起兵讨伐董卓,共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以行奋武将军的身份,参加讨董军。二月,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阳抵御关东军。董卓之凉州军骁勇善战,关东军十余万人驻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无人敢向洛阳推进。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军遭遇,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并。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是时,州郡牧守各据一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迎曹操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献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曾参加讨董卓之战的陈留太守和曹操部将陈宫对曹操不满,遂叛操,迎吕布为兖州牧。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曾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当时只有鄄城(今属山东)和东郡的范(今山东范县东南)、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郡太守夏侯敦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遂进军围攻濮阳。二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
兴平二年(195)夏,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于巨野(今山东巨野南)大破吕布军,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曹操从陈留起兵到兴平二年将吕布、张邈赶出兖州,经过六年的经营,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根据地。曹操起兵之初,仅有数千人,出任东郡太守前后,他陆续延揽一些拥有宗族、部曲等家兵的豪强地主归附自己,后击溃青州黄巾军,又收其精锐组成“青州兵”。这样,曹操又有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根据地和军队,是曹操得以成事的基本条件。
献帝刘协自被董卓劫至长安后,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建安元年七月,献帝终于回到洛阳,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是一片废墟。百官没有地方居住,“披荆棘,依丘墙间”,洛阳也没有粮食,“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
早在初平三年(192),曹操的谋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昌。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更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只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200),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
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功。
迎献帝、迁都于许和恢复农业生产是曹操得以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
从建安二年起,曹操利用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东征西讨,开始了他翦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
其时,在曹操的北边,是占有冀、并、幽、青四州的袁绍;南边,是占据扬州的袁术;东南,是占据徐州的吕布;正南,是占据荆州的刘表;西边,是关中诸将。此外,董卓部将张济之侄张绣投降刘表后,屯驻于宛县(今河南南阳),对许都形成威胁。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将侯成、宋宪等生擒吕布谋士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处死,收降吕布将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当时,群雄实力最强的是袁绍。曹操预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领齐(治今山东临淄)、北海(治今山东寿光东南)等地,巩固右翼;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不久,张绣听从谋士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年十二月,曹操自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刘备在徐州牧陶谦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投奔曹操。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刘备遂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
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竹,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谭、次子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今河南滑县北),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
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物资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兵力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投入前线的兵力据《武帝纪》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刘宋裴松之认为此数不准确,操之兵力不会如此之少,但曹操兵力远逊于袁绍却是毫无问题的。袁绍大军来攻,许都震动。曹操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我奉也。”曹操对袁绍有很深的认识,他敢于在袁绍将要大军压境之时抽身去进攻刘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之上。
建安五年二月,袁军颜良等人围攻白马,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四月,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白马之围,他采纳谋士荀攸之计,先进军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白马以西),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转向兼程去救白马。曹操军突然杀到,袁军措手不及,颜良被曹军杀死,袁军大败,白马之围遂解。曹操救出白马军民,沿黄河西撤。袁绍闻知,立即渡河追赶曹操。曹操见追兵渐近,命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袁军追兵大至,争抢辎重,阵形混乱。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出,大破追兵,阵斩袁绍另一大将文丑。颜良、文丑为袁军名将,二战分别被杀,袁军大震。曹操初战得胜,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
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东西数十里,依沙堆为屯,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又挖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皆被曹操以相应办法击破。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等带万余人看守,屯于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恰好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拒营死守。袁绍闻知,急忙派兵救授,曹操左右见“‘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操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遂大破之,斩琼等,尽燔其粮草”。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时,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大营的好机会,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围攻曹操大营。但曹营未破,乌巢败讯已经传来,袁军溃散,大将张郃等人投降曹操。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于是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尽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从客观条件上说,曹操本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官渡一战,曹操击溃了更大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建安七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并。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第二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州平定。于是,曹操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这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河北蓟县)。时正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曹操从无终人田畴之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在田畴的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带),“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人率数万骑兵迎击。八月,二军相遇,时曹军辎重在后,“被甲者少,”而放军军势甚盛。曹操登高了望,见敌军虽多,但阵势不整,遂命大将张辽为前锋,乘敌阵稍动之机,向敌军发动猛攻。乌桓军大乱,曹军阵斩蹋顿,大获全胜,胡、汉降者二十余万,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这时,有人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遂率军还师。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诸将不明所以,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
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建安十三年七月,进军南征荆州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今属河南),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这时,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今属湖北)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听说,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今湖北襄樊)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将刘备追上,并将其军击溃,随后进占江陵。
由于曹操的进军威胁了孙权的统治,孙权命大将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联军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与对方隔江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遂撤军北还。
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材收罗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六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锺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屯据潼关。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九月,大破关中诸军,马超、韩遂逃至凉州,杨秋逃至安定(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南)。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关中地区基本平定。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二军相持月余,各无所获。曹操见孙权军容严整,自己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五月,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割冀州的河东、魏郡等十郡以为魏国封地。曹操封魏公后,所任丞相和冀州牧如故,权势愈来愈大。七月,曹操建魏国社稷宗庙,又在魏国内设置尚书、侍中。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七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北)。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珍宝。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曹操主力退出汉中后,刘备随后向汉中发动进攻。建安二十三年,刘备亲率大军进至阳平关,夏候渊等人与刘备夹关对峙。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以便随时指挥汉中战局。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今汉水),依山而进,驻军于定军山(今陕西沔县东南),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地势,被刘备杀掉,曹军大败。曹操遂放弃汉中,军队全部撤回长安。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出,刘备大将关羽就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曹操闻知,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关羽乘洪水泛滥之机,大破于禁所统七军,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时樊城曹军只有数千人,城被水淹,水面离城楼仅有数尺,曹仁率军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领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
孙权因关羽处其上游,很不愿意让关羽势力发展,而且他早已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曹操接信后,将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继续坚守,自己进至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临近指挥,又派兵十二营增援徐晃,命他反击关羽。不久,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兵,路上被孙权军擒杀。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代汉称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死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这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家庭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丕,公元221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昂,年轻时曾举考廉,为张绣所杀。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曾以妙法为大象称重。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林,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变,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史书评论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更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更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更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后世学者认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诗风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 *** 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气出唱(三首)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火昆〕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忄曷〕。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其二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门”内有“言”,音“银”)!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
乘云驾龙,郁何〔艹务〕〔艹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
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其三
游君山,甚为真。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精列
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
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
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