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科技厅设9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省委科技工委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制定机关工作制度,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负责文秘与公文管理、办公自动化、重要文件的起草、新闻发布和政务信息、机要、保密、档案、 *** 、保卫和接待工作;负责机关财务报帐和资产管理等行政事务工作。

(二)、 发展计划处

研究拟定全省科技发展的布局和优先发展领域;负责组织编制全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全省西部大开发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年度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承办全省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新产品计划的项目申报和管理;提出科技计划的协调、综合平衡和经费配置的建议;编制并实施全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协调在陕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组织实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地建设规划的有关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审核地市属以上独立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负责科技统计工作;承办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科技产品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的申报管理;组织对科技计划基础上的监督、检查和验收。

(三)、国际合作处

承办全省科技外事工作;负责我省与国际间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负责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审核与协调重要民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办理我省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出入国(境)的审批事项,审核省与国(境)外科技合作协议。

(四)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火炬计划办公室)

研究拟定推动全省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计划;负责提出并组织实施工业科技攻关计划;负责编制实施火炬计划;负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基础上的申报和监管;负责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促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带和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产品的认定和年度审核工作;负责出资入股高新技术成果的认定工作;承办民营科技企业的认定、审批工作;负责国家级火炬计划、“863”计划、“ *** 民”计划项目的申报及组织实施工作;负责管理范围内统计和汇总上报工作。

(五)社会发展处

研究制定科技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政策;负责全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审定、上报和管理工作;提出并组织实施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负责指导涉及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医药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科技工作;组织国家级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攻关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指导减灾防灾等社会发展与第三产业的科技开发工作。

(六)条件保障处

负责全省科技条件保障工作,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筹措科技资金;承办协调财政、金融、税收等部门支持科技发展的有关工作;编制省级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等科技经费的预算,并进行监督和检查;指导厅直单位和归口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全省科研条件发展规划,组织和协调陕西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全省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及合格证认定发放;协调全省科技文献信息共用网和化学试剂的配送工作;负责科技期刊申报、审核管理工作;负责科研仪器设备进口和减免税的申报审核工作。

(七)农业与农村科技处(星火计划办公室)

研究提出全省农村科技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计划,指导科技兴农工作;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计划;编制和指导实施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计划;组织农业新技术项目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论证与开发;组织农村重大科技产业示范和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工程;组织科技下乡,建立和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与农村科技进步。

(八)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研究科技发展战略,提出地方性科技法规、规章草案和科技工作与经济结合的方针政策;组织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省直部门和地、市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工作;负责在陕“两院”院士的联系工作,承办“两院”院士的遴选、推荐工作;围绕厅中心工作,开展软科学研究,拟定科普工作规划,推动科普工作发展。

(九)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

负责全省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和保密工作,认定和管理全省社会鉴定机构、科技成果查新机构;编制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和技术市场发展规划;申报组织国家科技成果计划项目;组织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奖励工作;承办国际各类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负责全省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审批和管理工作;审核技术贸易许可证,承办技术全同认定与管理、技术出口项目的技术审查与保密审查工作;组织协调科技兴贸、重大科技推广活动和重大技术交易活动;承办科技成果异议处理。

[陕西省]陕西职称发展研究中心图片,陕西职称评审中心

安康学院简介

安康学院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279485.01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12.0825万册、电子图书88.8527万册、中外文报刊753种,校园网出口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7742.02万元。

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1252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医学等十个门类,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771人,专任教师52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8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93人,“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2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7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44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 *** 教师。

5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四个一批”、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3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

学校建有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6个。设有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

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13项,科研经费4242万元;出版著作、教材343部;发表学术论文5724篇;取得国家专利112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等403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

西安邮电大学代码是多少?

西安邮电大学代码为11664。学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陕西职称发展研究中心图片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2000年划归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介绍

西安邮电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简称西邮、西安邮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 *** 共建高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长安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中国人民 *** 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任务的高校,已发展成一所以工学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6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100余人次。有双聘院士4人,客座教授150余人陕西职称发展研究中心图片;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教学团队13个。

教学建设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通信工程。

省级名牌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通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西安邮电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面向信息化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与微电子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通信经济学、操作系统、现代通信网、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2个学科进入ESI ,学校进入US News2022世界大学工科排名;现有48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安邮电大学省部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经济学。

科研机构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无线 *** 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事件预警与防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现场勘验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科研机构:陕西省信息通信 *** 及其安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13115”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通信片上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无线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片上系统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高校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中心、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邮政信息 *** 实验室、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仿真实验室、陕西省 *** 与信息安全技术支持中心、陕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法庭科学电子信息实验研究中心、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陕西省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西安市互联网数据统计与分析工程实验室、陕西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西安市智慧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 *** 数据分析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学校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虎符TePA”成为在信息安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之一个国际标准。研发的GPU芯片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重大产业化项目。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0余项;全校教职工共发表论文15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30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00余项。

馆藏资源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中外文电子图书近365万册,电子期刊近2万余种,通过联采、自购、自建等方式,建立了中外文数字文献资源数据库44种,包括9种自建数据库。

陕西省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职称是真的

陕西职称发展研究中心图片陕西职称发展研究中心图片,陕西省人社厅不承认

陕西省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评审的副高职称建筑工程类退休加工资吗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没有。副高职称在职时已和工资挂钩,养老保险费比中级以下职称人员交得多,退休金也高些,退休后不再有其他补贴。更好查询当地官方网站获得之一手权威信息。

西安财经大学是几本

一般认为西安财经学院属于二本大学陕西职称发展研究中心图片,因为这所学校在大部分省市招生批次都是本科二批,只有个别地区在其陕西职称发展研究中心图片他批次进行招生。

在吉林、黑龙江、陕西等省市,西安财经学院是在本科二批进行招生的;在辽宁省本科不分批次录取,所以该校在本科批次招生。看西安财经学院属于几本,不能只看这所学校在本省招生录取批次是几本,而是要看这所学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按本科第几批次招生。

西安财经学院历史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1985年,西北贸易学校更名为陕西商业专科学校;1996年,陕西商业专科学校、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2001年6月,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财经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