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演员职称

马健翎 剧作家、戏剧家 陕西省作协主席、剧协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

李应真(1937—1971)青衣兼闺阁旦、花旦,誉为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首。“文革”中以“三名三高”备受折磨,后病故,时年仅34岁。马兰鱼 国家一级演员,青衣 人称“火凤凰” 陕西省艺术学校副校长,誉为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一段林菊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 (1937--2009)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副团长 誉为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一李瑞芳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成名作是《梁秋燕》。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

任哲中 国家一级演员,小生 有“活周仁”之称郝彩凤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马友仙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青衣,自创“马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享受 *** 特殊津贴,员宗汉 国家一级演员,须生 老生。自创“员派”弟子:王婉丽 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老旦杨荣荣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崔惠芳 国家一级演员,青衣李夕兰 国家一级演员,正旦、老旦焦瑞霞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代表作:曲江歌女 演员:王大治母亲胡 波 国家一级演员,工正小旦王 斌 国家一级演员,生 演员:王大治父亲蔡志成 国家一级演员,小生张新尚 国家一级演员,丑行吴 德 国家一级演员,生王 琦 国家一级演员,丑行 院眉碗团艺术指导白江波 国家一级演员,工花脸雷开元 国家一级演员工须生

杨凤兰(1943—1999)国家一级演员 秦腔正宗”李正敏入室弟子,“敏派传人”。胡正友(1935—2011),国家一级演员,工花脸。曾任院秦腔团副团长杨金凤(1923—2011),工花旦,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郝彩凤、马友仙、段林菊等演员都曾得其教诲  李正敏(1915--1973),工青衣 自创敏腔,称敏派。 弟子:杨凤兰 “秦腔正宗”之誉苏蕊娥(1931—1967),工旦角 自创苏派 弟子:张宁 坤伶皇后华启民(1911-1990),工花脸,著名表演艺术家刘易平(1908--1998),工须生,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张 云(1920—1999),西北戏曲实验学校校长高登云(1921--2005),工文武小生,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

李东桥 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李 梅 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李 娟 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孙存蝶 国家一级演员,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谭建勋 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小锋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青年团党支部书记,马兰鱼弟子齐爱云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任小蕾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张 蓓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李君梅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表演艺术家马兰鱼弟子王新仓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赵扬武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

徐松林 国家一级演员,院秦腔团副团长丁良生 国家一级演员,主演剧目《打镇台》、《八件衣》张 宁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苏派耿建华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须生司卫东 国家一级演员,眉碗团刘随社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卫小莉 国家一级演员,眉碗团郝 卫 国家一级演员,现任青年实验团团长段桂珍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武红霞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胡 萍 国家一级演员,眉碗团

王小平 国家一级演员,青年实验团

官小良 国家一级演员,青年实验团

刘红梅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

苗德发 国家二级演员,从花脸行当起家,转为红生须生,后专演丑角,著名演员苗圃父亲朱彩娥 国家二级演员,工青衣 著名演员苗圃母亲张小平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闺阁旦、正旦闫冬贤 国家二级演员赵梦兰 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文武花旦槐 保 国家二级演员姜兰君 国家二级演员 三团演员连玉枝 国家二级演员梁 才 国家二级演员刘小虎 国家二级演员王复兴 国家二级演员,工文武小生徐福宪 国家二级演员原安民 国家二级演员杜爱仙 国家二级演员,工青衣贺安东 国家二级演员李慧茹 国家二级演员,工青衣、花旦、刀马旦李九龙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小生、须生。院秦腔团演员李秦英 国家二级演员,正、小旦王桃叶 国家二级演员,工花旦,二团演员文晓霞 国家二级演员,工刀马旦、青衣,第八期训练班主教练兼导演赵志义 国家二级演员,工文武小生,兼演须生、花脸左 红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正小旦徐 炎 国家二级演员张玉梅 国家二级演员王化武 国家二级演员陈 魁 国家二级演员,青年团刘照亮 国家二级演员,青年团张 波 国家二级演员,青年团赵改琴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任美玉 国家二级演员,眉碗团穆晓鹏 国家二级演员,小梅花秦腔团副团长韩 丽 国家二级演员李兆钫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熊东林 国家二级演员曹普超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铜锤、架子花脸,青年团郁苏秦 国家二级演员,眉碗团冯艳丽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魏青艳 国家二级演员谭天杏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郝彩凤。赵曼莉 国家二级演员安 娜 国家二级演员,眉碗团。师承马友仙王小平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文武小生王战备 国家二级演员,眉碗团,工小生胡林焕 国家二级演员,花脸,师从秦腔著名艺术家刘茂森、胡正友.主工秦腔铜锤、架子花脸黄小莉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正、老旦,青年团武永安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艺术指导、业务科长.工须生,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貟宗翰先生张小敏 国家二级演员,现任小梅花团艺术指导,工武生

李小青 国家二级演员,工小生、须生,中国戏曲“红梅”大赛“红梅金奖”柳水涛 国家二级演员,正旦,老旦,

柏海英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正、小旦。张继宾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铜锤、架子花脸杨虹丽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刘建奇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须生,老生张保华 国家三级演员,主工须生、小生兼老生门艳丽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魏艳妮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当家青衣,师承郝彩凤王 航 优秀青年演员,文武小生,小梅花团当家小生唐喜良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须生,小梅花团当家须生崔 江 优秀青年演员,文武小生,小梅花团李江伟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花脸,小梅花团当家花脸包东东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须生,小梅花团杨 运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武生,小梅花团当家武生郭 楠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武生,小梅花团张耀栋 优秀青年演员,文武小生,小梅花团杨 静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武旦,小梅花团王 静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老旦,小梅花团孙 艳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谭 敏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丑行,小梅花团范 凯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生,小梅花团李 迎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花旦,小梅花团张晓兰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优秀领唱于 苗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孟佳茹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花旦,小梅花团王 璟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小梅花团车红娟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孟阳芝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正旦小梅花团付鑫瑶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小梅花团方海燕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卢 涛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生,小梅花团翟 博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丑行,小梅花团弋长江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男旦,小梅花团陈 黎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秦腔团,师承李梅

张雅琴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秦腔团,师承李梅

马 丽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青年团,花旦,师承马友仙。中国戏曲“红梅”大赛“红梅金奖”孙 筱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秦腔团,师承李梅

南怀容(1929--2010),国家一级编剧王 烈(1925--2012),国家一级编剧袁多寿(1918--1991),国家一级编剧 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陈 彦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二度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文华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五个一工程奖党小黄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指导成全民 国家一级编剧刘富民 国家一级编剧朱 学 国家一级编剧,享受 *** 特殊津贴,历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傅祖浩 国家一级编剧毋 致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杨淑琴 国家一级编剧黄权中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团长张晓斌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团长顾 群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研中心副主任

大--贺 林 国家一级导演

小--贺 林 国家一级导演

李继祖(1937--2010),国家一级导演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原副院长寇治德(1938--1999),国家一级导演任国保 国家一级导演,院研究室主任、秦腔团团长杨 珺 国家二级导演,小梅花秦腔团副团长

党晞光(1933--2004),国家一级作曲 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华剧(碗碗腔)团艺术指导米 晞(1924--2010),国家一级作曲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三团团长、副院长肖 炳(1938—2002),国家一级作曲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王 激 国家一级作曲,“文华音乐创作奖”三度获得者,中国现代戏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院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生采 国家一级作曲,眉碗团副团长、院艺研室主任徐光明 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杨世科 国家一级作曲,艺术处副处长、眉户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石仲柯 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指导、音乐创作研究室主任薛天信 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忠 国家一级作曲谭建春 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马 骥 国家一级作曲斯英玮 国家二级作曲吴复兴 国家二级作曲

杨满元(1944--2005),国家一级演奏员 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团长李 书 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党支部书记,文化厅评为“青年音乐家”黄育英 国家一级演奏员翟志忠 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艺术指导葛瑞民 国家一级指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焦志信 国家一级演奏员 工板胡,兼二胡、京胡、古筝、柳琴、碗碗腔月琴邵吉民 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理论创作部副主任罗新昌 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鼓师兼作曲,艺术指导邓增奇 国家一级演奏员,工板胡焦俊武 国家一级演奏员,工司鼓,眉碗团副团长杨天基 板胡演奏家,享受国家高级职称待遇,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板胡专业教师、艺术教研组组长

戚渝生 国家二级指挥,长笛演奏杨 辉 国家二级演奏员,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梆子团乐队队长杨君民 国家二级作曲张 伦 国家二级演奏员,主奏板胡、兼高、低音板胡、二胡、扬琴、唢呐、笙。李通训 国家二级演奏员,工“三大件”乐器三弦、月琴刘爱琴 国家二级演奏员,主工古筝程连良 国家二级演奏员,西安音乐学院扬琴考级评委侯兴勤 国家二级演奏员杨传贤 国家二级演奏员郝西英 国家二级演奏员段 岗 国家二级演奏员,司鼓彭戈旗 国家二级演奏员侯建军 国家二级演奏员刘向东 国家二级演奏员聂四季 国家二级演奏员张宗让 国家二级演奏员

窦培德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指导马兰成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院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 博 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桐花 主任舞台 *** 张小楠 主任舞台 *** 刘桂莲 主任舞台 *** 张凤兰 主任舞台 *** 白宗民 主任舞台 *** 任继瑞 主任舞台 *** 刘小飞 主任舞台 *** 陆根才 主任舞台 *** 刘汉洲 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艺研室副主任、业办主任韦秦中 国家二级美术师杨振琪 国家二级灯光设计师何应林 国家二级舞台设计师张宇华 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王 军 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青年实验团张庆寿 国家二级美术师

2009年度和2010年度的青海天津重庆 *** 宁夏陕西省的高级会计师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财政厅

关于报送2014年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陕西省得职称名单的通知

陕人社函〔2014〕1072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陕西省得职称名单,杨凌示范区人事劳动局、财政局,韩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级各有关部门人事处(干部处),中央驻陕有关单位人事处(干部处):

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称工作安排,2014年全省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继续实行考试、评审、答辩相结合的办法。为了做好2014年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 *** 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2.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在单位从事财务管理或会计工作(含财会管理岗位);

3.按规定完成财政、人社部门以前年度(含2014年)继续教育学习;

4.取得A、B级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或合格通知书(在有效期内),符合《关于转发落实国家人事部〈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陕人发〔2007〕52号)和《关于职称外语免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陕人发〔2007〕121号)规定免试条件之一的可免试外语;

5.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5个模块考试合格证书;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按照《关于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人办发〔2005〕34号)规定执行,同时对2014年年满45周岁的会计人员可申请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

6.持有全国高级会计师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

(二)学历(学位)和资历条件。

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包括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经济师,下同),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

1.取得博士学位,并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2年,并从事财会工作满2年;

2.取得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并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4年,并从事财会工作满4年;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5年,并从事财会工作满9年;后取本科学历,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5年,并从事财会工作满13年(提供全部学历原件);

4.大学专科毕业,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5年,并从事财会工作满18年;后取专科学历,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5年,并从事财会工作满23年(提供全部学历原件);

5.中专毕业,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5年,并从事财会工作满25年;后取中专学历,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5年,并从事财会工作满27年。此条仅适用于县乡级单位(市辖区级单位除外);

6.虽不具有上述规定学历、资历,但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满5年,获省(部)级“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可破格申请会计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并免除外语考试。

(三)学术水平。

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出版的具有书刊号ISBN的会计类专著或译著中,本人撰写部分专著在5万字以上,译著在3万字以上;

2.在具有国际刊号ISSN和国内刊号CN的经济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财务会计类论文不少于2篇(独著每篇2000字以上)。在增刊、专刊、特刊、论文集和专辑上发表的论文不能作为评审论文;

3.公开出版并发行的具有书刊号为ISBN的会计专业教材中,本人撰写部分在2万字以上。

(四)专业技术工作和业绩成果。

取得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后,近五年(2009-2013年)年度任职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应在2次以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2项以上(含2项):

1.主持的财务、会计工作,达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并被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确认为优秀单位。

2.负责或执笔拟定、修订的本单位、本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预算、会计岗位操作规程、会计监督检查方案等,经批准实施后效果明显。

3.立足本职工作,参与管理,当好领导参谋,在增加收入、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成绩突出的。

4.作为之一撰稿人,撰写过3篇以上财务分析报告或专题调查报告。报告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流畅,分析透彻,建议切实可行。

5.主持或承担设区的市以上批准的财务、会计方面的科研课题,有创新或独到见解,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其成果已通过鉴定。

6.在开展内部审计、查错纠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通过调研报告、管理建议书等提出重要的建设性意见,被单位采纳实施后效果显著。

7.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承办人,承担市地级重点工程、技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论证项目2个以上,或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清算等项目2个以上;或作为项目负责人担任过大中型企业年度审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等项目3个以上。

8.参加 *** 部门组织的重大经济问题或偷税、走私案件的检查,或受司法部门的委托,对疑难、复杂经济案件进行会计司法鉴定,其工作成果对案件的侦破、定性和处理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工作业绩与成果,申报者均应提供相关的、有足够证明力的原始材料或其他佐证材料(按系统表项目填写,不少于5小项)。

二、申报程序

(一)个人申请。符合陕西省2014年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申报条件的人员,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报高级会计师的书面申请。

(二)单位公示。申报人所在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在上报评审材料之前,须将申报人的考试情况、基本条件、专业技术工作和主要业绩成果等情况向本单位全体员工公示,公示期限一周,征求群众意见。群众意见较大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不得推荐上报。各单位上报材料要出具公示信息及证明,并在评审表意见栏注明公示结论。

(三)报送评审、答辩材料。

1.省属单位会计人员的评审材料由省级主管部门进行严格审核,并对材料真实性负责,同意后统一上报省财政厅会计处。

2.省级以下单位会计人员的评审材料,报经市(区)人社局初审合格后,由市财政局负责复审、汇总上报省财政厅会计处。

3.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会计人员符合条件者,由各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按其隶属关系分别推荐上报同级财政部门。

三、报送材料要求

陕西省2014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材料继续实行网上申报,同时报送如下纸质材料备查。

(一)主管单位或市(区)人社部门推荐函1份。

(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双面打印;《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一式2份,双面打印;系统自动生成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简表》1份;本人签名的专业技术工作和业绩成果简表1份(不少于5项),以上表格都装入1个透明文件袋内。

(三)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公示证明1份。

(四)单位出具的本人任现职期间以写实为主的专业技术工作和业绩成果总结推荐材料1份,总结推荐材料中姓名必须用“本人”代替,单位名称必须用“本单位”代替,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单位名称。

(五)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包括学历(位)证书、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或符合免试条件的有效证明、在有效期内的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或符合免试条件的有效证明、中级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与下面的(六)获奖证书中的复印件一起装订成册,并标注目录。

(六)任现职期间的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等有关证件,均需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上要求单位相关部门盖章确认,复印件与上面的(五)中的复印件一起装订成册,并标注目录。

(七)能代表本人申报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理论水平的论著(要求提供书刊原件)。除提供原著外,还应附论著提要,并经所在单位的财务、人事部门出具鉴定意见(即证明申报人在完成论著中的作用,有社会实践意义的还应证明其在社会或单位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果)。

(八)破格申报人员还需另行提供个人业务自传1份。主要说明破格申报的条件及理由,重点反映任现职期间的突出工作及业绩成果。

(九)材料装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简表》、高会考试合格证、外语考试合格证、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原件、推荐函、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业绩及论著不装订。其余材料按照《陕西省会计专业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答辩量化评价项目表》中项目顺序装订,并在首页编制装订册目录表及页码。要求个人申报材料装入硬塑料盒(档案盒规格)报送,盒上书写申报人姓名,盒内附本盒报送材料目录表。

四、材料填写及其他应注意事项

(一)各种表格在计算机上先填写后按要求打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为省人社厅统一印制的表格,在陕西会计网专区下载,填写后再打印(可手填写);其余材料(含复印件)均统一为A4纸张。

(二)“基层单位意见”和“呈报单位意见”栏目,要明确简述被推荐人有关方面的表现及推荐其评审高级会计师的理由。

(三)所申报的表格中的相关内容、工作业绩、论著等材料必须是任现职期间形成的,取得现职资格以前的材料不需提供。

(四)基层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应认真核实被推荐人的有关材料,对被推荐人的专业技术工作及业绩成果总结作出实事求是的鉴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五)申报材料以省级主管部门和市(区)财政部门为单位集中一次性报送省财政厅会计处。

(六)评审材料于评审答辩结束后,由本人在答辩现场领回。

五、网报材料申报流程

申报人于2014年12月10日-24日登录“陕西会计”网(snkj.sf.gov.cn),点击“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申报系统”,按网页提示及要求填写申报信息材料,其中包括申报相关个人信息、2篇论文、著作或者教材、任职年度考核、主要专业技术工作简历、现任职期间主要工作及业绩及获奖情况等。申报人提交申请后,由会计管理部门进行网上远程审核,审核通过之后系统自动生成评审简表,申报人打印评审简表,并携带报送材料到省市级会计管理部门现场进行审核并交费,交费成功后不予退费,复审通过后 *** 或短信通知考生答辩时间和地点。

[陕西省]陕西省得职称名单,陕西省职称评审公示名单

陕西2022年中级职称公示时间

陕西2022年中级职称公示时间:2022年3月11日至2022年3月17日。

如对公示对象陕西省得职称名单的职称评审结果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省住建厅职改办反映。反映情况要坚持实事求是,以单位名义反映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应署真实姓名和联系 *** 及地址,以便调查核实。”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的职称证书

陕西立弗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老师

报名时间:随时申报,两个月左右评审完毕,评审报名资料简单方便(***正反面和电子版证件照及***照片)没有***照片的可以帮助协调。可评审专业:水利、电气、机电、机械、园林、市政、暖通、排水、电子、道路与桥梁、测绘、交通、环保、林业、轻工、化工、地址等,专业齐全。

人社部助理工程师证职称评定条件2020陕西省评定时间查询入口。现在全国统一的助理工程师是由人社部颁发的初级工程师证也就是大家说的初级职称,行业权威证书,权威机构发证。人社部备案,正规可靠,***认可,评审表、红头文件齐全,***验证查询,可以用于应聘、在职、上岗、加薪、评级、评职称或者企业升资质、招投标。在企业升资质或者招投标时,是要求所申请企业助理工程师证数量达标的。(报考条件不符合可帮助协调)。我们提供助理工程师证报名-培训-考试-得证,一站式服务。助理工程师证全国通用,无区域限制。详情请加姚老师微信获得证书样本和流程详情请加姚老师手机号微信获得证书样本和流程!!!

报名需要资料:

1、蓝底电子版证件照(2寸)一份

2、***正反面复印件或者扫描件

3、工作证明(加盖公章)(没有可以不提供)

4、***复印件或者扫描件

5、机构填写职称申请表和评审

一、中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

1、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 1 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 年以上;

2、工程师(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3、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 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

事专业技术工作18年以上。